
3月10日,贵州大学出版社举行了2024年度优秀图书颁奖会。此次评出的优秀图书类别包括社科学术、民族文化、文学艺术、科创读物等,反映了贵州大学出版社2024年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和风貌,其中一些图书在国家和省级各类评奖(资助)中获得佳绩。
一、优秀图书奖(10种)
1.《海德格尔 <康德的存在论题> 释义》(作者:张柯,责任编辑:吴亚微)

本书探讨了康德与海德格尔关于“存在”的思想,清晰展现了康德与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,帮助读者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向现象学方法论的转向,开启深刻的哲学探索之旅。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研究的深化,更是对哲学传统与现代性问题的一次重要回应。
2.《中国哲学原著选读》(第二版)(作者:龚晓康、邓国宏,责任编辑:周阳平)

本书精选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献,针对中国哲学的一百二十多个概念与命题,选编相关文本并撰写专门的义解,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哲学的精髓。作者专门撰写了近3万字的长篇导言,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,讨论了中西哲学之间的交流互鉴问题,可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。
3.《寻访伟大转折地——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故事集》(作者:遵义市文化旅游局等,责任编辑:游浪)

本书融合了红色史料、革命故事、经典诗歌、城市歌曲、精品游线等多种要素,通过强渡乌江取遵义、遵义会议放光辉、勇夺雄关获大捷、四渡赤水出奇兵、苟坝会议照前程、南渡乌江出重围6个篇章,精彩回溯了中央红军长征时在遵义九十余天波澜壮阔的历史,精心描摹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。
4.《建构与生成——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(修订版)》(作者:朱伟华等,责任编辑:高雪蓉)

本书结合人类学、历史学、民俗学等多学科方法,系统探讨了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,强调其动态建构的文化本质,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。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钱理群在序言中提到:本书把屯堡文化作为考察与研究的重心,提出了新的、富有学理性的阐释,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,也为今天的乡村文化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
5.《边缘与中心——历史格局下的屯堡文化研究》(作者:吴斌、付新,责任编辑:葛静萍、韦霞)

屯堡文化是贵州独特的文化现象,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。本书从“边缘与中心”视角,揭示其社会与文化传承脉络,探寻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。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屯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,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,为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发展提供重要视角。
6. 《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——屯堡文化(修订版)》(作者:翁家烈,责任编辑:李奎)

本书深入探索了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,涵盖屯堡人的由来、石头建筑、花灯与地戏、宗族关系及方言特色,为了解古汉族群落的迁移与演变提供了宝贵资料,填补了相关屯堡文化研究空白,本书的出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,增强地方文化认同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。
7.《安顺屯堡论稿》(作者:范增如,责任编辑:周阳平)

本书结合民族学与历史学方法,聚焦屯堡服饰、语言、建筑、习俗等领域的独特性,深入剖析其文化内核与明代江南移民的传承关系?。全书以严谨的考据与多维的视角,构建起屯堡文化研究的学术框架,为地方文化传播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?。
8.《生命重生之地——行走三叠纪·大贵州滩》(作者:王大卫、朱莉,责任编辑:葛静萍)

本书通过科学考察与人文叙述相结合的方式,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大贵州滩的地质奇观,展现了其作为“生命重生之地”的独特魅力。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地质科学研究、普及科学知识、促进生态旅游以及增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。
9.《布依族礼赞人生四部古歌》(作者:鄂启科,责任编辑:葛静萍、严秀芳)

本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布依族的生存智慧和情感世界,不仅是一部记录布依族历史文化的古歌著作,更是一部展现布依族文化精髓的珍贵文献。它的出版对于传承与保护布依族文化、推动学术研究、增强文化认同以及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,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。
10.《品牌标志设计》(作者:唐昌乔,责任编辑:高雪蓉)

本书对品牌标志设计的要素、创意、延展等进行了介绍,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路径,帮助读者理解品牌标志设计的基本原理、历史发展以及最新的趋势,是一本集品牌标志理论、国内外前沿案例、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精品图书。
二、优秀装帧设计奖
《品牌标志设计》(作者:唐昌乔,设计:唐昌乔)

封面主要设计元素是倾斜45°、彩色的“B”( 英文“brand”、中文“标志”拼音的首字母)。倾斜45°传达积极向上的视觉感受;彩色图案由手绘创作,寓意个体的贡献和贵州文化的多元,也象征着通过设计助力贵州山地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和乡村振兴;本书装帧精美、工艺卓绝,别具特色、面面生动,是一部成就视觉与触觉并重的典藏匠心之作。

编辑:潘莎路
一审:徐 乾
二审:龚晓康
三审:闵 军